行業信息
旺遠液壓破碎錘為您分享-液壓密封件裝配規程
發布時間:2018-08-15 09:06:16
液壓密封件裝配規程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機械產品液壓密封件裝配的技術要求、檢驗規則。
2規范性引用文件
GB 4863 機械制造工藝基本術語
JB/T 5945 工程機械裝配通用技術條件
JB/T 5000.10 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 裝配
JB/T 5000.11 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 配管
JB/T 8885-1999 液壓軟管組合件技術條件
3術語和定義
3.1 裝配
按規定的技術要求,將零件或部件進行配合和連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藝過程。
3.2 裝配基準
裝配時用來確定零件或部件在產品中的相應位置所采用的基準。
3.3 配作
以已加工件為基準,加工與其相配的另一工件,或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件組合在一起進行加工的方法.
3.4 配套
將待裝配產品的所有零、部件配備齊全。
3.5 部裝
把零件裝配成部件的過程.
3.6 總裝
把零件和部件裝配在最終產品的過程。
4 技術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凡待裝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購件和外協件),必須具有檢驗部門的檢驗合格證方能進行裝配。
4.1.2 凡已涂漆的零部件,在油漆干透之前,不得進行裝配。
4.1.3 零部件在裝配前,必須將飛邊、毛刷、油污、灰塵、泥沙等雜物清除干凈,其配合面及磨擦面,不允許銹蝕,劃痕、碰傷及檢驗時所劃的標記,配合面應用油(煤油、柴油、汽油)清洗,干后根據情況涂適量的潤滑油(脂)。零件的油孔、油槽應清潔暢通。
4.1.4 對于裝油嘴的螺紋孔,在裝配前必須提前攻出,油路在裝配前必須用干燥壓縮空氣吹凈,然后用油槍注入潤滑油、脂,看是否暢通,直至見清潔潤滑油、脂為止。
4.1.5 各種密封裝置裝配前,接觸面必須興以潤滑油,毛氈圈須油浸后方可以裝入,裝配后注入適量機油(如設計要求干裝,按設計要求執行)。
4.1.6 箱體、閥體等零件與其它零件連接處必須緊密,裝配后不允許加工與內腔相通的孔。
4.1.7 裝配過程中的機械加工如鉆孔、攻絲等應符合機加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焊接應符合焊接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
4.1.8 零部件裝配后,各潤滑處必須注入適量的潤滑油。
4.1.9 裝配后的部件,必須細致檢查各部規定尺寸是否符合圖紙規定,以及漏缺件現象,不經檢驗合格的部件不許進入下道工序,已檢驗合格的部件不許隨便拆卸。
4.2 緊固件的裝配
4.2.1 嚴格按照圖樣及技術文件上規定等級的緊固件裝配,不允許用低性能的緊固件代替高性能的緊固件。
4.2.2 圖樣和技術文件規定涂鎖固膠的緊固件,在裝配前應去除油污。
4.2.3 在裝配過程中,不得碰傷螺栓、螺釘的螺紋部分。
4.2.4 螺栓、螺釘頭部與螺母的端面,應與被緊固的零 件平面均勻接觸,不應傾斜,也不允許用錘敲擊使兩平面接觸。
4.2.5 扳手手柄不可任意加長,以免擰緊力矩過大而損壞扳手和螺栓和螺母。有規定力矩要求的緊固件,應采用力矩扳手緊固。未注明擰緊力矩要求時,擰緊力矩可參照表1。
4.2.6 裝卸螺帽時,不準用扁鏟或錘子敲打螺帽,以免將絲扣打壞,裝卸圓螺母時,不準用扁鏟或其它零件來打擊圓螺母凹口處。
表1普通螺栓擰緊力矩
4.2.7 各種止動墊圈在螺母擰緊后,應隨即彎轉舌耳。螺栓頭部防松保險鐵絲應按螺紋旋向穿裝纏牢。用雙螺母且不使用粘結劑防松時,應先裝薄螺母,有80%左右的擰緊力矩擰緊后,再用100%的擰緊力矩擰緊厚螺母。
4.2.8 遇到擰入困難的螺紋連接,不可強行擰入,應重新攻絲或加潤滑油。
4.2.9 原則上,裝配時不能使用活動扳手,必須使用時,應讓其固定鉗口承受主要作用力,鉗口的開度應適合螺母對邊間距尺寸。不同規格的螺栓或螺母,應選用相應規格的活動扳手。
4.2.10 螺栓、螺母緊固時嚴禁使用不合適的旋具與扳手。擰緊成組的螺栓的螺母時,應根據被連接件的形狀與螺栓或螺母的分布情況,按一定順序,逐次(一般2~3次)均勻擰緊,保證所有螺釘或螺栓有相同的預緊力。在擰緊長方形布置的成組螺栓時,就應從中間開始,逐漸向兩邊對稱地擴展擰緊;在擰緊圓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組螺栓或螺母時,必須對稱地進行,如有定位銷,應從靠近定位銷的螺釘或螺栓開始擰緊。
4.3 聯軸器的裝配
4.3.1 裝配聯軸器時,軸端面應埋入半聯軸器 1~2mm,聯軸器相對兩端面間的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
4.3.2 聯軸器相對兩軸的徑向偏移量和角向偏量必須小于相應聯軸器標準中規定的許用補償量。
4.4 密封件的裝配
4.4.1 各種密封氈圈、氈墊、石棉繩、皮碗等密封件,在裝配前必須浸透油。紫銅墊作退火處理(加熱至600~650℃后在水中冷卻)。(如設計要求干裝,按設計要求執行)。
4.4.2 各種油封和密封圈在裝配前應檢查有無損傷,裝配時應在油封唇部、密封圈表面及軸上涂潤滑油(脂)。原則上要涂密封用油。
4.4.3 裝配油封和密封圈時,若通過鍵槽、螺釘孔或臺階時,應采用保護措施進行裝配,以防損壞油封和密封圈。
4.4.4 油封的裝配方向,應使介質工作壓力把密封唇部壓緊在軸上,不得裝反.如油封用于防塵時,則就使唇部背向軸承.
4.4.5 若軸端有鍵槽、螺釘孔、臺階等時,為防止油封或密封圈損壞,裝配時可采用裝配導向套(如圖所示)
1—裝配導向套;2—軸;3—油封
4.4.6 裝配端面密封件時,必須使動靜環具有一定的浮動性。但動、靜環與相配零件間不得發生連續的相對轉動,以防滲漏。
4.5 液壓系統的裝配
4.5.1 液壓元件裝配前必須清洗干凈.液壓鋼管、膠管、膠管、閥塊、油箱等均按各自的通用清洗工藝進行清洗,清洗后均應用堵頭封口。國產液壓接頭必須全部清洗。清洗后,應用帶蓋的箱子存放。進口接頭可視清潔程度而定。
4.5.2 各種液壓管道按《JB/T5000.11配管通用技術》執行。
4.5.3 各種管子不允許有凹痕、揉折、壓扁及破裂等缺陷,軟管不準有扭曲現象。鋼管彎曲處圓度允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鋼管彎曲處圓度
4.5.4 鋼管和軟管排列整齊不得相碰,軟管不得有扭轉現象。
4.5.5 裝配時,不得將油缸的缸筒、活塞桿及閥桿、閥孔等工作面碰傷。
4.5.6 油箱、油泵、閥等的外露面與內腔相同的孔,若不能立即裝好時,應用專用塞堵住,嚴禁用棉紗、布、紙屑等堵塞。
4.5.7 注入油箱的液壓油,注入液壓系統的液壓油應符合設計和工藝要求,必須通過加油車加入。
4.5.8 各種管接頭在裝配時,螺紋部分硬涂液壓油,接頭油口端擰緊力矩見表3,鋼管或膠管與接頭相連接時螺紋擰緊力矩見表4。
4.5.9 液壓密封件裝配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規定尺寸,不得錯裝、漏裝。裝配時,要小心,不準拉壞密封件。
4.5.10 液壓元件如閥體、閥桿等凡圖樣及技術文件中注明保持尖角者一律不準倒角。
4.5.11 裝配液壓系統時必須注意密封,為防止滲漏,裝配時允許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膠,但應防止進入系統中。
表3 管接頭油口端擰緊力矩
表4 螺紋擰緊力矩
4.5.12 油泵、馬達、工作油缸的端蓋及閥體側蓋、半法蘭等結合處和液壓系統所有的管路連接處,必須緊密、壓力均勻,不準滲漏。
4.5.13 工作油缸的活桿、閥的操縱桿的進出口處,不準漏油。
4.5.14 工作油缸、必須按照油缸清洗通用工藝的要求進行清洗,組裝并試驗,合格后方準入庫。
4.5.15 液壓系統工作時,不應有異常噪音。
4.5.16 液壓系統工作時,油的溫度不得大于80℃,溫升不得大于40℃。
4.5.17 試車完畢后,對試驗用油進行抽樣檢查,固體污染等級不得高于NAS 8級,若高于此規定時,將試驗用油全部放出,清洗油箱及濾油器后,加入新油。
5.試驗方法
產品裝配后,應按相應的試驗標準或產品試驗大綱規定進行試驗。
6.檢驗規則
裝配好的產品,應由制造廠質量檢驗部門按圖樣,有關技術文件和本標準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經檢驗合格的產品,應附有制造廠質量檢驗部門的標志。
7.2 產品出廠應附有合格證明書,其中須注明;
a) 制造廠名稱或代號;
b) 產品名稱,型號與規格
c) 產品出廠編號,出廠日期;
d) “產品經檢驗合格,準予出廠”字樣;
e) 檢查員,質檢部長簽章及日期。
7.3 產品經檢驗合格后應進行防護處理或包裝。
7.4 產品的防護、包裝、運輸或貯存,應符合有關標準或訂貨協議的規定。
更多專業知識 登錄www.squirlart.com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機械產品液壓密封件裝配的技術要求、檢驗規則。
2規范性引用文件
GB 4863 機械制造工藝基本術語
JB/T 5945 工程機械裝配通用技術條件
JB/T 5000.10 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 裝配
JB/T 5000.11 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 配管
JB/T 8885-1999 液壓軟管組合件技術條件
3術語和定義
3.1 裝配
按規定的技術要求,將零件或部件進行配合和連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藝過程。
3.2 裝配基準
裝配時用來確定零件或部件在產品中的相應位置所采用的基準。
3.3 配作
以已加工件為基準,加工與其相配的另一工件,或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件組合在一起進行加工的方法.
3.4 配套
將待裝配產品的所有零、部件配備齊全。
3.5 部裝
把零件裝配成部件的過程.
3.6 總裝
把零件和部件裝配在最終產品的過程。
4 技術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凡待裝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購件和外協件),必須具有檢驗部門的檢驗合格證方能進行裝配。
4.1.2 凡已涂漆的零部件,在油漆干透之前,不得進行裝配。
4.1.3 零部件在裝配前,必須將飛邊、毛刷、油污、灰塵、泥沙等雜物清除干凈,其配合面及磨擦面,不允許銹蝕,劃痕、碰傷及檢驗時所劃的標記,配合面應用油(煤油、柴油、汽油)清洗,干后根據情況涂適量的潤滑油(脂)。零件的油孔、油槽應清潔暢通。
4.1.4 對于裝油嘴的螺紋孔,在裝配前必須提前攻出,油路在裝配前必須用干燥壓縮空氣吹凈,然后用油槍注入潤滑油、脂,看是否暢通,直至見清潔潤滑油、脂為止。
4.1.5 各種密封裝置裝配前,接觸面必須興以潤滑油,毛氈圈須油浸后方可以裝入,裝配后注入適量機油(如設計要求干裝,按設計要求執行)。
4.1.6 箱體、閥體等零件與其它零件連接處必須緊密,裝配后不允許加工與內腔相通的孔。
4.1.7 裝配過程中的機械加工如鉆孔、攻絲等應符合機加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焊接應符合焊接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
4.1.8 零部件裝配后,各潤滑處必須注入適量的潤滑油。
4.1.9 裝配后的部件,必須細致檢查各部規定尺寸是否符合圖紙規定,以及漏缺件現象,不經檢驗合格的部件不許進入下道工序,已檢驗合格的部件不許隨便拆卸。
4.2 緊固件的裝配
4.2.1 嚴格按照圖樣及技術文件上規定等級的緊固件裝配,不允許用低性能的緊固件代替高性能的緊固件。
4.2.2 圖樣和技術文件規定涂鎖固膠的緊固件,在裝配前應去除油污。
4.2.3 在裝配過程中,不得碰傷螺栓、螺釘的螺紋部分。
4.2.4 螺栓、螺釘頭部與螺母的端面,應與被緊固的零 件平面均勻接觸,不應傾斜,也不允許用錘敲擊使兩平面接觸。
4.2.5 扳手手柄不可任意加長,以免擰緊力矩過大而損壞扳手和螺栓和螺母。有規定力矩要求的緊固件,應采用力矩扳手緊固。未注明擰緊力矩要求時,擰緊力矩可參照表1。
4.2.6 裝卸螺帽時,不準用扁鏟或錘子敲打螺帽,以免將絲扣打壞,裝卸圓螺母時,不準用扁鏟或其它零件來打擊圓螺母凹口處。
表1普通螺栓擰緊力矩
螺栓 性能 等級 |
屈服 強度 N/m㎡ |
螺栓公稱直徑mm |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
擰緊力矩N.m | |||||||||||||
4.6 | 240 | 4~5 | 10~12 | 20~25 | 36~45 | 55~70 | 90~110 | 120~150 | 170~210 | ||||
5.6 | 300 | 5~7 | 12~15 | 25~32 | 45~55 | 70~90 | 110~140 | 150~190 | 210~270 | ||||
6.8 | 480 | 7~9 | 17~23 | 33~45 | 58~78 | 93~124 | 145~193 | 199~264 | 282~376 | ||||
8.8 | 640 | 9~12 | 22~30 | 45~59 | 78~104 | 124~165 | 193~257 | 264~354 | 376~502 | ||||
10.9 | 900 | 13~16 | 30~36 | 65~78 | 110~130 | 180~210 | 280~330 | 380~450 | 540~650 | ||||
12.9 | 1080 | 16~21 | 38~51 | 75~100 | 131~175 | 209~278 | 326~434 | 448~597 | 635~847 |
螺栓 性能 等級 |
屈服 強度 N/m㎡ |
螺栓公稱直徑mm | ||||
22 | 24 | 27 | 30 | 36 | ||
擰緊力矩N.m | ||||||
4.6 | 240 | 230~290 | 300~377 | 450~530 | 540~680 | 900~1100 |
5.6 | 300 | 290~350 | 370~450 | 550~700 | 680~850 | 1120~1400 |
6.8 | 480 | 384~512 | 488~650 | 714~952 | 969~1293 | 1694~2259 |
8.8 | 640 | 512~683 | 651~868 | 952~1269 | 1293~1723 | 2259~3012 |
10.9 | 900 | 740~880 | 940~1120 | 1400~1650 | 1700~2000 | 2800~3350 |
12.9 | 1080 | 864~1152 | 1098~1464 | 1606~2142 | 2181~2908 | 3812~5082 |
4.2.8 遇到擰入困難的螺紋連接,不可強行擰入,應重新攻絲或加潤滑油。
4.2.9 原則上,裝配時不能使用活動扳手,必須使用時,應讓其固定鉗口承受主要作用力,鉗口的開度應適合螺母對邊間距尺寸。不同規格的螺栓或螺母,應選用相應規格的活動扳手。
4.2.10 螺栓、螺母緊固時嚴禁使用不合適的旋具與扳手。擰緊成組的螺栓的螺母時,應根據被連接件的形狀與螺栓或螺母的分布情況,按一定順序,逐次(一般2~3次)均勻擰緊,保證所有螺釘或螺栓有相同的預緊力。在擰緊長方形布置的成組螺栓時,就應從中間開始,逐漸向兩邊對稱地擴展擰緊;在擰緊圓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組螺栓或螺母時,必須對稱地進行,如有定位銷,應從靠近定位銷的螺釘或螺栓開始擰緊。
4.3 聯軸器的裝配
4.3.1 裝配聯軸器時,軸端面應埋入半聯軸器 1~2mm,聯軸器相對兩端面間的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
4.3.2 聯軸器相對兩軸的徑向偏移量和角向偏量必須小于相應聯軸器標準中規定的許用補償量。
4.4 密封件的裝配
4.4.1 各種密封氈圈、氈墊、石棉繩、皮碗等密封件,在裝配前必須浸透油。紫銅墊作退火處理(加熱至600~650℃后在水中冷卻)。(如設計要求干裝,按設計要求執行)。
4.4.2 各種油封和密封圈在裝配前應檢查有無損傷,裝配時應在油封唇部、密封圈表面及軸上涂潤滑油(脂)。原則上要涂密封用油。
4.4.3 裝配油封和密封圈時,若通過鍵槽、螺釘孔或臺階時,應采用保護措施進行裝配,以防損壞油封和密封圈。
4.4.4 油封的裝配方向,應使介質工作壓力把密封唇部壓緊在軸上,不得裝反.如油封用于防塵時,則就使唇部背向軸承.
4.4.5 若軸端有鍵槽、螺釘孔、臺階等時,為防止油封或密封圈損壞,裝配時可采用裝配導向套(如圖所示)
1—裝配導向套;2—軸;3—油封
4.4.6 裝配端面密封件時,必須使動靜環具有一定的浮動性。但動、靜環與相配零件間不得發生連續的相對轉動,以防滲漏。
4.5 液壓系統的裝配
4.5.1 液壓元件裝配前必須清洗干凈.液壓鋼管、膠管、膠管、閥塊、油箱等均按各自的通用清洗工藝進行清洗,清洗后均應用堵頭封口。國產液壓接頭必須全部清洗。清洗后,應用帶蓋的箱子存放。進口接頭可視清潔程度而定。
4.5.2 各種液壓管道按《JB/T5000.11配管通用技術》執行。
4.5.3 各種管子不允許有凹痕、揉折、壓扁及破裂等缺陷,軟管不準有扭曲現象。鋼管彎曲處圓度允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鋼管彎曲處圓度
管壁厚 | 彎曲狀況 | 圓度允差mm |
﹥2mm | 非連續彎曲 | 鋼管外徑×10% |
連續彎 | 鋼管外徑×13% | |
≤2mm | 非連續彎曲 | 鋼管外徑×13% |
連續彎曲 |
4.5.5 裝配時,不得將油缸的缸筒、活塞桿及閥桿、閥孔等工作面碰傷。
4.5.6 油箱、油泵、閥等的外露面與內腔相同的孔,若不能立即裝好時,應用專用塞堵住,嚴禁用棉紗、布、紙屑等堵塞。
4.5.7 注入油箱的液壓油,注入液壓系統的液壓油應符合設計和工藝要求,必須通過加油車加入。
4.5.8 各種管接頭在裝配時,螺紋部分硬涂液壓油,接頭油口端擰緊力矩見表3,鋼管或膠管與接頭相連接時螺紋擰緊力矩見表4。
4.5.9 液壓密封件裝配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規定尺寸,不得錯裝、漏裝。裝配時,要小心,不準拉壞密封件。
4.5.10 液壓元件如閥體、閥桿等凡圖樣及技術文件中注明保持尖角者一律不準倒角。
4.5.11 裝配液壓系統時必須注意密封,為防止滲漏,裝配時允許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膠,但應防止進入系統中。
表3 管接頭油口端擰緊力矩
系列 | 螺紋 | A型(金屬墊密封) | A型(金屬墊密封) | A型(金屬墊密封) | A型(金屬墊密封) |
L | G 1/8A | 9 | 18 | 18 | |
G 1/4A | 35 | 35 | 35 | ||
G 3/8A | 45 | 70 | 70 | ||
G 1/2A | 65 | 125 | 90 | ||
G 3/4A | 90 | 180 | 180 | ||
G 1A | 150 | 330 | 310 | ||
G 1 1/4A | 240 | 540 | 450 | ||
G1 1/2A | 290 | 630 | 540 | ||
S | G 1/4A | 35 | 55 | 55 | |
G 3/8A | 45 | 90 | 80 | ||
G 1/2A | 65 | 140 | 115 | ||
G 3/4A | 90 | 270 | 180 | ||
G 1A | 150 | 340 | 310 | ||
G 1 1/4A | 240 | 540 | 450 | ||
G1 1/2A | 290 | 700 | 540 | ||
L | M10X1.0 | 9 | 18 | 18 | 15 |
M12X1.5 | 20 | 30 | 25 | 25 | |
M14X1.5 | 35 | 45 | 45 | 35 | |
M16X1.5 | 45 | 65 | 55 | 40 | |
M18X1.5 | 55 | 80 | 70 | 45 | |
M20X1.5 | 65 | 140 | 125 | 60 | |
M27X2 | 90 | 190 | 180 | 100 | |
M33X2 | 150 | 340 | 310 | 160 | |
M42X2 | 240 | 500 | 450 | 210 | |
M48X2 | 290 | 630 | 540 | 260 | |
S | M12X1.5 | 20 | 35 | 35 | 35 |
M14X1.5 | 35 | 55 | 55 | 45 | |
M16X1.5 | 45 | 70 | 70 | 55 | |
M18X1.5 | 55 | 110 | 90 | 70 | |
M20X1.5 | 55 | 150 | 125 | 80 | |
M22X1.5 | 65 | 170 | 135 | 100 | |
M27X2 | 90 | 270 | 180 | 170 | |
M33X2 | 150 | 410 | 310 | 310 | |
M42X2 | 240 | 540 | 450 | 330 | |
M48X2 | 290 | 700 | 540 | 420 | |
注:上表所列擰緊力矩允許+/— 10%誤差。 |
公制螺紋規格 | M12 × 1.5 |
M14 × 1.5 |
M16 × 1.5 |
M18 × 1.5 |
M20 × 1.5 |
M22 × 1.5 |
M24 × 1.5 |
M26 × 1.5 |
M30 × 2 |
M36 × 2 |
M42 × 2 |
M45 × 2 |
M52 × 2 |
擰緊力矩N.m | 15 ~ 25 |
30 ~ 45 |
38 ~ 52 |
43 ~ 85 |
50 ~ 65 |
60 ~ 88 |
60 ~ 88 |
85 ~ 125 |
115 ~ 155 |
140 ~ 192 |
210 ~ 270 |
255 ~ 325 |
280 ~ 380 |
4.5.13 工作油缸的活桿、閥的操縱桿的進出口處,不準漏油。
4.5.14 工作油缸、必須按照油缸清洗通用工藝的要求進行清洗,組裝并試驗,合格后方準入庫。
4.5.15 液壓系統工作時,不應有異常噪音。
4.5.16 液壓系統工作時,油的溫度不得大于80℃,溫升不得大于40℃。
4.5.17 試車完畢后,對試驗用油進行抽樣檢查,固體污染等級不得高于NAS 8級,若高于此規定時,將試驗用油全部放出,清洗油箱及濾油器后,加入新油。
5.試驗方法
產品裝配后,應按相應的試驗標準或產品試驗大綱規定進行試驗。
6.檢驗規則
裝配好的產品,應由制造廠質量檢驗部門按圖樣,有關技術文件和本標準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經檢驗合格的產品,應附有制造廠質量檢驗部門的標志。
7.2 產品出廠應附有合格證明書,其中須注明;
a) 制造廠名稱或代號;
b) 產品名稱,型號與規格
c) 產品出廠編號,出廠日期;
d) “產品經檢驗合格,準予出廠”字樣;
e) 檢查員,質檢部長簽章及日期。
7.3 產品經檢驗合格后應進行防護處理或包裝。
7.4 產品的防護、包裝、運輸或貯存,應符合有關標準或訂貨協議的規定。
更多專業知識 登錄www.squirlart.com
